“互联网+大健康”的三世简史

   2020-06-02 1900
核心提示: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首先了解几个相关概念: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大健康?实际上互联网+是区别于+互联网的概念,后者就比如医院
 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首先了解几个相关概念: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大健康”?实际上“互联网+”是区别于“+互联网”的概念,后者就比如医院公众号的网上预约挂号,其在信息系统应用上是局限的,仅仅是以事务处理为导向的传统型思维,而前者则是需要满足拥有连接服务并且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而“大健康”的概念亦区别与传统的健康,是大数据背景下的健康,是贯穿生老病死,涉及衣食住行的新领域,它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多维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受到顶层设计的影响。

“互联网+大健康”的前生——创新颠覆

互联网与健康领域的结合最初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移动医疗“的概念在美国诞生,其命名者为帝国理工学院的Istepanian Robert 教授。2010年召开的美国移动峰会将“Mobile-Healthcare”定义为通过移动医疗设备提供的医疗服务。

而在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从1985年的医改开始,从扩大医院自主权到争论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从帮助居民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到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再到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互联网+”正式进入政府报告,医疗健康领域体制改革始终是人们关注的民生热点。自2010年起,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持续不断地吸引着众多投资目光,增长最快的2013-2014年间也被称为“互联网医疗元年”。

政策性门槛的降低、市场需求的增加、电商经营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等因素都在催化传统医疗健康领域的改革。事实上早在2013年之前,国内就涌现出众多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如39健康网、快速问医生、挂号网等,他们从最初的萌芽期到后来的启动期,再到2015年进入试错期,以及2016年之后的系统整合阶段,互联网医疗企业通过逐渐完善平台,积累用户,逐步提高市场适应能力,推动行业发展。

传统的医疗健康领域生态体系是以医院为核心建立的,不仅是患者以医院作为医疗咨询与服务的中心,相关医药企业、保险服务和其他服务项目之间的信息交换、资金及物料流动也是围绕医院开展运营。而互联网的加入打破了这种传统单向的体系结构,使患者、医生、医院、医疗服务等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紧密,提高了通道的利用率,加速了整个体系的运转。

“互联网+大健康”的今生——适者生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加,互联网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跨界融合是现阶段中国医疗改革的加速器。如在线医疗服务领域,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利好政策,包括近期给多家在线医院颁发了牌照。

针对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在线问诊和处方药业务正在大幅增长。传统的医疗健康产业链上的医院、制药企业、互联网巨头、创业者纷纷涌入“互联网+医疗”这个浪潮中,各种形式的互联网医疗创新将大大促进中国医疗的改革。如通过健康管理防治未病的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实现药品价格透明化,促进医药分家的医药电商;可以节省医疗卫生费用的在线寻医问诊和远程医疗;可以缩短患者就诊流程移动就医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健康医疗云+大数据应用,激励基层医生积极性,实现医疗资源均衡的互联网+医院等等。“三医”领域(医疗、医药和医保)作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领域,覆盖了从个人出发的身体健康管理、咨询、诊断治疗、买药到医保等各个环节,“三医”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能够达到有效缓解医疗资源供需失衡,降低患者就医成本,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等目标。

虽然互联网医疗服务作为兴起于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这是一个仍处于发展初期的行业,各方面未成熟,论成败也为时尚早,但是互联网巨头们在大健康的布局还是有明显优势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资金驱动。除了专业平台的建立需要资金支撑,以及生态系统的打造需要资金支持,商业领域的并购和业务模式的整合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互联网与医疗谁为核心一直是饱受争议的问题。是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创新颠覆性较优,还是将其作为工具对医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更佳,并没有很好的评判标准,只有看时间和市场来检验企业的存活。然而不管是从政策、技术基础还是用户需求这三个层面的驱动因素来看,互联网正在重塑大健康产业。

随着个人健康管理意识大大增强,人们对治未病有了明确需求;同时医疗资源不均衡导致的看病难、挂号难等问题凸显,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索;药品链条信息的不透明导致看病的成本居高不下,以药养医的状况依然持续。只有通过互联网的手段重构整个医疗健康生态链,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发布使得互联网正式成为医疗健康行业的助推器,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中国生命健康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和创新机遇,医药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重构企业内部管理、实现转型升级,以管理促效益,以效益谋发展。5G时代的到来,将会涌现出更多的无线健智产品,同时基于在线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远程诊断、远程影像会诊、远程监护等,技术的升级将会满足医疗实时性、高效性、稳定性的需求,实现医生对病人的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等操作。通过终端设备收集信息及数据,以及以往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数据、电子病历、诊断数据、医疗设备等,与适时的检查等实现多方交互共享,从而实时监控医疗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智慧医疗新时代。

互联网医疗正在实现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打破现有利益格局,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发展健康云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使互联网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具体工作流程中,发挥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与医院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企业能够与用户进行即时互动与交流,以此获取大规模的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将分析结果发送给用户,形成良性循环。

“互联网+大健康”的新生——万物互联

医疗健康行业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疫情之后,政府和企业都将向卫生保健系统投入更多资源。对中国来说,这是大步向前并发展成为全球医疗服务领先国家的重要机会。而且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本身就很高,因此在互联网+大健康领域也很有机会成为领头羊。

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时代。从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到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健康管理、预约咨询、医疗科普、健康交流、终端开发这五个“互联网+大健康”涉及的领域中涵盖了发展以病患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储蓄用户个人健康数据的信息库以及构建应用性较强的疾病诊断模型等。中国的一流医院正在升级医疗IT系统。在几乎所有主要疾病的诊疗方面,包括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人工智能的应用都在加速。而医疗健康服务作为一个具有较高专业门槛的领域,产业链也十分庞大,企业机构之间的联合协作将是必然趋势。以预防、治疗、养护三位一体为变革方向的“互联网+大健康”领域,所需要的技术支持是建立一个信息完善的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精准定位、智能匹配,所需要的是人才和创新价值的能力以及数据创造的核心价值。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医疗未来梦”:你不用去医院,直接在家就有专业的私人专属医生为你远程诊疗。各种可穿戴检测设备随时监控你的健康,并实时上传健康云端,需要药物治疗就随时会直接配送到家。而当你需要去医院治疗时,可以浏览全国的医疗资源自行选择就诊医院和医生,你的所有需求会实时同步到你的个人健康云档案里面,即使你是去其他城市其他医院就诊医生也可以同步获取你的病史。打破数据孤岛,互联网与大健康领域相互交融的道路还很长,但未来可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  食品经营许可证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招商入驻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008428号  |  鲁公网安备 371526020001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