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世界目光聚焦健康中国

2025-05-21 15:0920huamei国家卫健委

当地时间5月17日,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中国代表团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吹风会,介绍中国代表团参加大会情况及中国卫生健康工作成就经验,并就中外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


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健康公平性进一步改善

“健康中国建设不仅在过去10年取得了扎实成效,而且我们也有信心在未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让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健康公平性进一步改善。”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

今年是中国提出健康中国建设10周年,人民健康水平不仅有了看得见的提高,而且还在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9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这样的良好势头还在不断地持续。在新冠疫情防控当中,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健康,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没有下降,而是持续增长,这是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难能可贵的结果。

过去的10年,健康中国建设取得不断进步,良好的法治保障是重要原因之一,如制定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修订通过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这保证了健康中国行动的可持续性和连续性,让其在有法可依的框架下推进。此外,爱国卫生运动是动员全社会有效参与卫生工作的高效方式,70多年以来,在中国一直发挥着良好作用,其内涵也随着中国所面临健康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充实,更好地与社会治理相结合。

过去的10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道路,基层的医疗卫生体系越来越健全,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中国规划建设了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省级、地市级层面建设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此外还有省级政府推动的省域医疗中心建设。中国重视三级医院和一、二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大力发展医疗联合体,特别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让人民群众可以方便地得到由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的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

过去的10年,中国重视卫生健康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每千人口的医生、护士卫生资源,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幅度提升。中国面向中西部地区量身定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培养政策,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医疗人才。从2020年开始,中国政府将这些工作在乡镇的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事业单位管理并由公共财政支付工资,让具有一定素质的卫生专业人员能够比较长久地留在基层,提供各类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过去的10年,中国高度重视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国在药物、疫苗和医疗设备等研发上实现了大跃升,如高场强核磁和高速螺旋CT均已实现自主设计生产,甚至销往其他国家。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和良好的研发能力,正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和动力,为健康中国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保障。


中医药传承创新成果丰硕,疾控事业改革显成效

中国作为传统医药大国和负责任大国,一直引领世界传统医药的发展。2024年12月,中方有关方面联合世界卫生组织举办了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呼吁充分发挥传统医药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中的潜力。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余艳红介绍,中国建立了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了覆盖城乡,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中国90%以上的县都有政府举办的县级中医院。4.2万余个“中医馆”遍布全国城乡,使广大民众在20分钟内能够到达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互相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态势。传统养生理念和方法融入居民生活,中医药的群众基础不断夯实。中国与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深入开展中医药领域合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将传统医学章节首次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发布119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疾控事业改革实施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夏刚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重塑体系,完善疾控网络。中国各省疾控局全部组建,上下级业务领导不断加强。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同时承担预防医学科学院职能,强化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市、县级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有效整合,促进专业技术支撑与监督执法工作的有机衔接。其次是创新机制,突出协同联动。巩固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提升口岸传染病防控能力,把多部门协同应对、高效运转的工作模式拓展应用到新发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控中,探索医防协同机制。最后是强化支撑,提升核心能力。在监测预警方面,正在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体系,覆盖病例报告、医疗负荷、症状、环境因素、病原、病媒等监测渠道,实现“多病种同监测,一样本多检测”和多点触发预警。


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开展务实有效对话与合作

过去一年,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全球发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议,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亮点频出,不断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在双边合作方面,中国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卫生技术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国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遣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已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近80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共计3万余人次。去年,中国在13个国家开展“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义诊,与43个国家48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8国领导人为92名队员授勋表彰,支持非洲疾控中心建设,增派公共卫生和中医队员,推动实施“新时代神农尝百草”行动。

在多边合作方面,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引领全球卫生治理,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中发挥中心协调作用。中国重视利用各种国际机制平台开展交流合作。过去的一年,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高层交往密切,与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区域和代表处等各层级务实合作持续深入开展,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上合组织、APEC(亚太经合组织)等全球和区域多边卫生治理机制,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健康利益,推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方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积极推动与上合组织各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务实合作。今年4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与会各方同意进一步深化在应急医学、初级卫生保健、数字健康、传统医药等领域的合作,各方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纪要》。会议期间,中方还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对话伙伴国举行了多场双边会见,就进一步深化卫生务实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当下,全球卫生治理处于亟待完善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各国凝聚团结力量,开展务实有效的对话与合作。“个别国家将台湾问题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工具,在世卫大会操弄台湾问题,违背各国齐聚大会的初心,干扰会议正常秩序,破坏团结合作氛围。”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表示,在台湾地区参与世卫大会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我们对涉台提案坚决反对。世卫大会已经连续8年拒绝涉台提案。在今年世卫大会上,相信国际社会能够再次做出正确判断,时间也终将验证这一点。”陈旭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基层卫生奔涌“数智浪潮”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中国,“数智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卫生健康行业,其发展成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医疗服务公

0评论2025-05-212

雷海潮主任出席世界卫生大会“数智赋能初级卫生保健 促进全民健康覆盖”主题中国边会
日内瓦时间5月19日,中国同埃塞俄比亚、秘鲁、坦桑尼亚、泰国在世界卫生大会期间联合举办“数智赋能初级卫生保健 促进全民健康覆

0评论2025-05-212

现在关于老年人健康养生保健的产品和疗法很多,也有不少虚假宣传、夸大疗效,请问申老师是如何甄别这些信息的,是否有一些避坑指南?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居民 申进:谢谢您的提问。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提个醒。去年冬天,我在我们菜市场附近

0评论2025-05-212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近期西非、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东欧、西南欧和西亚部分国家新冠疫情呈上升趋势,请问针对呼吸道感染,有哪些防控建议?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安志杰:谢谢你的提问。确实如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近期部分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呈小幅上升趋势,但疾病的临

0评论2025-05-212

请问结核病是如何进行传播的?哪些人容易得结核病,得了结核病又会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进行防控?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安志杰:谢谢记者朋友的问题。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其中

0评论2025-05-212

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签约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点单”选择服务内容。请问申先生,您是否享受到了这些服务,能否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居民 申进:谢谢您的提问。我今年67岁,是一名退休职工。我本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高,体重

0评论2025-05-212

近年来,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受社会关注,想问孩子学习差、学习困难,甚至于不愿意上学,背后可能有哪些原因,家长碰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解决?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吴迪:谢谢提问。儿童青少年学习困难,背后的原因,首先有可能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可能的确存在阅读、书写

0评论2025-05-212

有人说不吃晚饭就能减肥,有人说减肥期间可以偶尔吃“放纵餐”,还有人说“我是天生易胖体质,喝凉水都长肉”,请问这些说法对吗?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减重?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于康:谢谢您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说法,也关心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减重的关键是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

0评论2025-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