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的问题有关虫类叮咬。芒种时节人们户外活动频繁,应该如何预防虫类叮咬?被叮咬后,正确的紧急处理步骤是什么?有一种说法“涂抹香油或酒精能让蜱虫自行脱落”,这种说法科学吗?谢谢。

2025-06-06 09:06370huamei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刘起勇:

谢谢你的提问。芒种时节户外活动需要警惕蚊虫、蜱虫、恙螨和隐翅虫等侵袭。蜱虫吸附皮肤,吸血后体积非常大,往往超过它们身体的5倍以上,它的唾液里往往携带多种导致莱姆病、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等致病性的病原体;恙螨幼虫藏在草叶腐土中,叮咬后会在皮肤上形成绿豆大小的红肿水泡,中间可能有焦痂;隐翅虫体液接触皮肤会引起条状溃烂。这些虫子在气温25度、湿度80%的潮湿环境最活跃,尤其喜欢栖息在高草区、灌木丛和积水附近。

预防叮咬要记住“三要”。第一,外出时要穿浅色长衣、长裤,扎紧袖口和裤口,选择光滑面料的衣物,这样可以减少昆虫的攀爬;第二,裸露皮肤及衣物要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虫剂;第三,返回时要仔细检查全身等衣物等隐蔽部位。我们在户外活动时,要尽量避免直接在草丛、灌木、树荫下久坐或者躺卧,同时要避免用手直接拍打虫子,防止虫子的有毒液体侵入皮肤。

被叮咬后要采取紧急处理:第一要尽快移除虫子,蜱虫可以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夹住蜱的头部,缓慢垂直向上拔出,切勿旋转或猛拉,以免口器断裂在皮肤内。在情况允许的时候,最好是寻医,请求帮助处理。第二要消毒处理,用酒精或碘伏清洁叮咬部位,避免感染。需要注意的是隐翅虫的毒液接触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不要用碘酒,避免刺激加重灼伤。第三要密切观察,如果出现叮咬处发黑、持续发烧、皮肤出现红肿、皮疹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涂抹香油或酒精让蜱虫自行脱落”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刺激蜱虫会使其加速分泌唾液,增加被蜱虫携带病原体感染的风险;蜱虫被刺激后会收缩身体,有可能出现越来越紧的情况,甚至导致口器断裂并残留在皮肤内,引起局部炎症、感染等。

谢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回流药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二)
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

0评论2025-08-014

江西辅助生殖进医保 减轻家庭负担超5700万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数据显示,20%的左右不孕不育总人群适合借助辅助生殖技术生育自己的宝宝,但是,辅助生殖移

0评论2025-08-014

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以优良作风为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5年第7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

0评论2025-08-013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会见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7月28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在京会见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双方就医保支持创新药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李滔表示

0评论2025-08-01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

0评论2025-0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