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6月6号我们将迎来第3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请问老年人如何通过日常症状识别、及时发现潜在的眼底病变风险?谢谢。  

2025-06-06 09:07990huamei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6月6号我们将迎来第3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请问老年人如何通过日常症状识别、及时发现潜在的眼底病变风险?谢谢。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 魏文斌: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第30个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其实大家尤其关注老年人群。因为在老年人群当中,糖尿病性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这些眼底疾病发病率较高。然而,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治疗,最终可能造成视力的严重损害,甚至于失明。因此,尽早识别潜在的眼底病变风险至关重要。

老年人如果出现以下的表现,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一是视力异常,包括视物模糊,特别是突发的或者是渐进性的视力下降,以及视物变形,比如说直线变得弯曲、方格扭曲,均可能是眼底病变的警示信号。

二是视野的改变,眼前出现固定的黑影、闪光感、漂浮物的增多或者是视野边缘出现缺损,比如说部分老年人走路的时候常常撞到门框,都需要警惕视网膜疾病。

三是色觉的异常,如视物颜色变淡或者视物变黄。

四是单眼视力差异,交替遮盖单眼来进行对比的时候,如果发现某一侧的视力明显下降,应该尽快就医检查。

对于老年眼底疾病,应该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原则尤为关键。建议50岁以上健康人群,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慢性疾病和高度近视的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应该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随着眼底检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眼底检查不仅能够早期发现眼底病变,还能够通过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变化,提示全身性的疾病风险。例如,视网膜血管的异常可以反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全身性的血管问题,有助于及早发现健康隐患并采取干预的措施。

日常生活当中,老年人还应该注意控制“三高”,也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管理好慢性疾病,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用眼,定时放松眼睛。谢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家发改委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启动实施

0评论2025-08-0110

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回流药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二)
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

0评论2025-08-0127

江西辅助生殖进医保 减轻家庭负担超5700万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数据显示,20%的左右不孕不育总人群适合借助辅助生殖技术生育自己的宝宝,但是,辅助生殖移

0评论2025-08-0128

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以优良作风为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5年第7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

0评论2025-08-0123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会见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7月28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在京会见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双方就医保支持创新药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李滔表示

0评论2025-0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