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记者:
有很多肺癌患者确诊后,他最关心的就是生存期有多长,治疗过程痛不痛苦,想请杨帆教授解答一下。谢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杨帆:
谢谢您的问题,这也是个经常被患者和家属问到的问题。我想明确说,第一点,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现在肺癌的治愈率及长期生存率已显著提升。对于早期和中期肺癌来说,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可以使相当比例的患者实现临床治愈。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随着个体化治疗的开展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开展,他们的生存期显著延长,甚至接近慢病化。慢病化是个医学概念,指的是预期生存超过五年,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现在随着有效治疗的开展,有相当比例的晚期肺癌患者,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不但能活的长,而且能活的很好。
关于治疗的不适,这也是肯定存在的。我们要看到,所有的治疗都一定伴有某种程度的不适,需要综合考量治疗获益与不适之间的平衡。以外科为例,外科手术的切口必然伴随不适,但刚才我们提到,对于早中期肺癌,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性治疗可以使大部分患者实现治愈,那么,手术创伤带来的不适是可以被接受的。
放化疗领域的治疗手段在不断改善,出现了更多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治疗手段。此外,现在也有很好的辅助手段来减少患者的不适。比如,针对围手术期疼痛以及化疗引发的呕吐,有多种预防和处理措施。这些使得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时付出的代价更小。现在的治疗重心逐渐转向关注患者个体化、全程化的生活质量提升,除了住院期间,也关注到了居家的情况。我们希望让所有患者不但要活得长,而且要活得好。
最后概括一下,我觉得我们要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肺癌治疗日新月异的面貌,所以患者及家庭保持乐观的心态,科学的、理性的参与到治疗中,我觉得是最好的选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