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夏天到了,吃烧烤、喝啤酒的夜宵爱好者多了起来,对于夜宵人群来说,是否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哪些人群需要特别当心?谢谢。

2025-07-07 19:59340huamei国家卫健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夏天到了,吃烧烤、喝啤酒的夜宵爱好者多了起来,对于夜宵人群来说,是否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哪些人群需要特别当心?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李景南: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急性胰腺炎一般都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多发,其实夏季急性胰腺炎也是相对比较高发。尤其是集中在聚餐以后、饮酒以后、夜宵以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量高脂肪的食物会促进胰腺分泌胰酶或者胰液。此外大量饮酒以后,可能会使我们把控胰液分泌的胰腺导管痉挛收缩,这样会导致胰液和胰酶的排出不畅。在这种情况下,多种因素会导致胰酶过早地在胰腺激活,最终诱发胰腺炎的发生。

哪些人是急性胰腺炎高危发病人群?一是有胆石症的人。因为胆管和胰管共用一个开口,胆囊结石会堵塞到出口的地方,使胰管闭塞,然后导致胰腺炎的发生。二是肥胖或者有高血脂的人。三是有长期大量饮酒习惯的人或者暴饮暴食的情况,尤其是空腹喝啤酒以后。四是过去得过胰腺炎的人,如果有过急性胰腺炎的病史,大量吃一顿饭以后,可能就会诱发胰腺炎的发生。因此,在夏季,大家和朋友夜宵、撸个串、喝点啤酒,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适度,要控制暴饮暴食,尤其是避免在空腹时大量喝啤酒或者烈性酒精饮料。如果夜宵以后出现了上腹痛、恶心、呕吐、不舒服,尤其是出现后背疼痛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简单认为是急性胃肠炎或者吃的不合适。这种情况下一定到医院来就诊除外有没有急性胰腺炎的情况。

谢谢您的提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知识往往真假难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请问郝女士在日常工作中,在宣传健康知识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向我们分享?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知识往往真假难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请问郝女士

0评论2025-07-2423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些说法,“和乙肝或者丙肝的人吃饭、握手、拥抱就会被传染”,“乙肝治不好,查出来也没有用,没症状就不用管”,请问这些说法对吗?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些说法,“和乙肝或者丙肝的人吃饭、握手、拥抱就会被传染”,“乙肝治不好,查出来也没有用,

0评论2025-07-2443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高原地区的夏季气候是较为凉爽宜人的,也是暑期旅游的热门选择。很多人担心有高原反应,请问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高原反应的发生?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高原地区的夏季气候是较为凉爽宜人的,也是暑期旅游的热门选择。很多人担心有高原反应,请问什么方法可以减轻

0评论2025-07-242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岸上人员应该怎样施救?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

0评论2025-07-2424

中国网记者: 请问在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谢谢。
中国网记者:请问在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

0评论2025-07-2427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中医常说“怒伤肝”,请问肝病患者如何夏季养生?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中医常说“怒伤肝”,请问肝病患者如何夏季养生?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张振鹏:好,谢

0评论2025-07-2425

红星新闻记者: 郝女士您好,听说您是一位健康达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知道,社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工作与运动的平衡呢?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郝女士您好,听说您是一位健康达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知道,社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工作

0评论2025-07-2431

央广网记者: 有网友反馈说自己以前没有脂肪肝,减肥中却得了脂肪肝,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熬夜会导致肝癌”,很多熬夜的人、喝酒的人,为了保护肝脏,会购买一些“护肝”药品,请问有用吗?
央广网记者:有网友反馈说自己以前没有脂肪肝,减肥中却得了脂肪肝,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熬夜会导致肝癌”,很多熬夜的人、

0评论2025-07-2433

澳门月刊记者: 洪涝灾害过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洪涝灾害过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个非常重

0评论2025-07-2424

中新社记者: 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有新闻也报道了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中暑?谢谢。  
中新社记者: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有新闻也报道了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中暑?

0评论2025-07-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