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高原地区的夏季气候是较为凉爽宜人的,也是暑期旅游的热门选择。很多人担心有高原反应,请问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高原反应的发生?谢谢。

2025-07-24 11:3390huamei国家卫健委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高原地区的夏季气候是较为凉爽宜人的,也是暑期旅游的热门选择。很多人担心有高原反应,请问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高原反应的发生?谢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 李树强:

谢谢您的提问,现在到高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高原,在医学上,一般将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区认为是高原地区;但是因为存在个体差异,很多人在2500米以下也可能发生类似反应。急性高原反应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甲床和口唇发绀,另外还会出现手、足和面部浮肿和麻木的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在一两天缓解。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者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提示有可能发生高原肺水肿或者高原脑水肿,就要马上到医院治疗。

老人和儿童是高危人群,所以上高原一定要格外慎重。我们都知道,老年人基础代谢率比较低,同时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慢阻肺等疾病,缺氧导致的头痛和乏力,与这些慢性病容易混淆,所以容易延误诊治、加重病情。儿童代谢比较旺盛,呼吸频率快、血管调节机制不成熟,所以容易发生肺水肿和脑水肿。

大家如果要到高原旅游,一定要做好预防。首先是进入高原前,建议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检查,因为有些情况属于禁忌证,比如说严重的心肺疾病,近期脑卒中、严重高血压和低血压,还有严重的贫血以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其次,在去高原的途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在中等海拔的高原区进行过渡,每天控制上升的高度,这样可以逐步适应。

再有,到达高原后,要减少活动量和强度,逐渐适应后再增加运动量。尽量不要喝酒,多吃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另外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比如乙酰唑胺或小剂量激素,同时也可以试用抗氧化作用的红景天、人参、党参等这些药物,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谢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知识往往真假难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请问郝女士在日常工作中,在宣传健康知识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向我们分享?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知识往往真假难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请问郝女士

0评论2025-07-248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些说法,“和乙肝或者丙肝的人吃饭、握手、拥抱就会被传染”,“乙肝治不好,查出来也没有用,没症状就不用管”,请问这些说法对吗?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些说法,“和乙肝或者丙肝的人吃饭、握手、拥抱就会被传染”,“乙肝治不好,查出来也没有用,

0评论2025-07-24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岸上人员应该怎样施救?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

0评论2025-07-2410

中国网记者: 请问在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谢谢。
中国网记者:请问在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

0评论2025-07-2411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中医常说“怒伤肝”,请问肝病患者如何夏季养生?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中医常说“怒伤肝”,请问肝病患者如何夏季养生?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张振鹏:好,谢

0评论2025-07-248

红星新闻记者: 郝女士您好,听说您是一位健康达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知道,社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工作与运动的平衡呢?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郝女士您好,听说您是一位健康达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知道,社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工作

0评论2025-07-2412

央广网记者: 有网友反馈说自己以前没有脂肪肝,减肥中却得了脂肪肝,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熬夜会导致肝癌”,很多熬夜的人、喝酒的人,为了保护肝脏,会购买一些“护肝”药品,请问有用吗?
央广网记者:有网友反馈说自己以前没有脂肪肝,减肥中却得了脂肪肝,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熬夜会导致肝癌”,很多熬夜的人、

0评论2025-07-2410

澳门月刊记者: 洪涝灾害过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洪涝灾害过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个非常重

0评论2025-07-2411

中新社记者: 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有新闻也报道了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中暑?谢谢。  
中新社记者: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有新闻也报道了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中暑?

0评论2025-0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