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来防治这些消化道疾病呢?

2025-02-17 19:48950huamei国家卫健委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了解到,春季消化道疾病比较高发,像腹泻、呕吐这些症状也比较常见。请问公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来防治这些消化道疾病呢?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春季是消化道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像恶心、呕吐、腹泻这些症状相对比较常见。这些疾病的预防,首先要从日常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做起。

第一,手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消化道疾病都是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注意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可以预防有害菌通过不洁的食物进入我们的胃肠道。尤其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其次,春季气温变暖,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所以食物建议充分烹熟,生食蔬菜也建议彻底清洗干净。前两天我接诊了一个病人,食用了从冰箱取出的过夜食品后出现了恶心、呕吐、水样便及低烧,这在临床上是非常典型的感染性腹泻的症状。后续我们通过粪便的监测,证明为沙门氏菌。因此春季一定要特别注意食品的卫生和烹饪过程,冰箱储存的食物并不是安全的,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存的过夜食品也可能会滋生细菌,所以冰箱内的食物也建议尽可能加热以后再食用。生冷的凉拌菜,建议即做即吃,不要放到冰箱第二天再食用。

另外,春季其实也是我们胃肠型感冒常发生的季节,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交叉感染,如果家庭中有人,出现了低热、腹泻的症状,一定要避免共用餐具,注意消毒,这样可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概率,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先清淡饮食,多补充水分,注意休息,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可以用多潘力酮,出现腹泻可以用小檗碱或者是益生菌对症治疗。

如果治疗后2-3天后症状不缓解,或持续加重,尤其是出现发热或者腹痛,建议及时医院就诊,让医生来帮助进一步诊断,谢谢您的提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知识往往真假难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请问郝女士在日常工作中,在宣传健康知识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向我们分享?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知识往往真假难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请问郝女士

0评论2025-07-248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些说法,“和乙肝或者丙肝的人吃饭、握手、拥抱就会被传染”,“乙肝治不好,查出来也没有用,没症状就不用管”,请问这些说法对吗?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些说法,“和乙肝或者丙肝的人吃饭、握手、拥抱就会被传染”,“乙肝治不好,查出来也没有用,

0评论2025-07-2411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高原地区的夏季气候是较为凉爽宜人的,也是暑期旅游的热门选择。很多人担心有高原反应,请问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高原反应的发生?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高原地区的夏季气候是较为凉爽宜人的,也是暑期旅游的热门选择。很多人担心有高原反应,请问什么方法可以减轻

0评论2025-07-24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岸上人员应该怎样施救?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

0评论2025-07-2410

中国网记者: 请问在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谢谢。
中国网记者:请问在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

0评论2025-07-2411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中医常说“怒伤肝”,请问肝病患者如何夏季养生?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中医常说“怒伤肝”,请问肝病患者如何夏季养生?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张振鹏:好,谢

0评论2025-07-248

红星新闻记者: 郝女士您好,听说您是一位健康达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知道,社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工作与运动的平衡呢?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郝女士您好,听说您是一位健康达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知道,社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工作

0评论2025-07-2412

央广网记者: 有网友反馈说自己以前没有脂肪肝,减肥中却得了脂肪肝,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熬夜会导致肝癌”,很多熬夜的人、喝酒的人,为了保护肝脏,会购买一些“护肝”药品,请问有用吗?
央广网记者:有网友反馈说自己以前没有脂肪肝,减肥中却得了脂肪肝,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熬夜会导致肝癌”,很多熬夜的人、

0评论2025-07-2410

澳门月刊记者: 洪涝灾害过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洪涝灾害过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个非常重

0评论2025-07-2411

中新社记者: 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有新闻也报道了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中暑?谢谢。  
中新社记者: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有新闻也报道了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中暑?

0评论2025-07-249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