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每年缴费50元,就能享受每月16次的上门护理服务”

2025-06-17 16:01480huamei国家医保局

2年前,家住湘潭市的胡在佳老人摔倒了,从此行动完全靠轮椅,由小女儿蔡女士在家中照顾。

“为了照顾老太太,我只能提早退休,在家全职照料。”蔡女士说,“也请过保姆,但费用实在是太高了,承受不起。而且保姆也只能帮助我料理一些家务,对老人的照顾并不专业”。蔡女士算了一笔账,保姆工资就要5000多元,加上老人和保姆的一些开销,每月最少为此支付7000多元,这一大笔支出让蔡女士的家庭难以承受。

正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医保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走访摸排,上门将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宣传册送到了蔡女士的手中。“工作人员很热情,询问我母亲的情况后,他们马上给我介绍了什么是长护险,告诉我怎么申请。”蔡女士感到很惊喜,“没想到咱们每年交不多的钱,就能得到专业的照料服务,起这么大的作用!”

从申请到最终上门评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有申请程序就完成了。去年中秋节当天,胡在佳老人第一次享受了居家上门长护服务。从此,她和长护服务人员小潘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老人最高兴的就是每隔两天和小潘的1个半小时的“约会”,头面清洁、剪指甲、肢体训练,再洗把热水澡,清爽一整天。蔡女士重新算了一笔账,每年交50元就能参加长护险,评估通过后,每个月上门服务16次,每次服务1个半小时,老人的洗漱护理以及康复都能完成,个人自己只需出15元,一个月才240元。

“长护险实实在在减轻了我的精神和经济压力,我妈妈的身体状态好多了,吵闹的时间也少了!这么好的政策,我认为应该向全社会推广。”蔡女士连连竖起大拇指。

来源:湘潭市医保局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知识往往真假难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请问郝女士在日常工作中,在宣传健康知识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向我们分享?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知识往往真假难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请问郝女士

0评论2025-07-249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些说法,“和乙肝或者丙肝的人吃饭、握手、拥抱就会被传染”,“乙肝治不好,查出来也没有用,没症状就不用管”,请问这些说法对吗?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些说法,“和乙肝或者丙肝的人吃饭、握手、拥抱就会被传染”,“乙肝治不好,查出来也没有用,

0评论2025-07-2414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高原地区的夏季气候是较为凉爽宜人的,也是暑期旅游的热门选择。很多人担心有高原反应,请问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高原反应的发生?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高原地区的夏季气候是较为凉爽宜人的,也是暑期旅游的热门选择。很多人担心有高原反应,请问什么方法可以减轻

0评论2025-07-24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岸上人员应该怎样施救?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

0评论2025-07-2410

中国网记者: 请问在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谢谢。
中国网记者:请问在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

0评论2025-07-2412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中医常说“怒伤肝”,请问肝病患者如何夏季养生?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中医常说“怒伤肝”,请问肝病患者如何夏季养生?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张振鹏:好,谢

0评论2025-07-249

红星新闻记者: 郝女士您好,听说您是一位健康达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知道,社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工作与运动的平衡呢?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郝女士您好,听说您是一位健康达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知道,社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工作

0评论2025-07-2412

央广网记者: 有网友反馈说自己以前没有脂肪肝,减肥中却得了脂肪肝,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熬夜会导致肝癌”,很多熬夜的人、喝酒的人,为了保护肝脏,会购买一些“护肝”药品,请问有用吗?
央广网记者:有网友反馈说自己以前没有脂肪肝,减肥中却得了脂肪肝,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熬夜会导致肝癌”,很多熬夜的人、

0评论2025-07-2414

澳门月刊记者: 洪涝灾害过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洪涝灾害过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个非常重

0评论2025-07-2411

中新社记者: 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有新闻也报道了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中暑?谢谢。  
中新社记者: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有新闻也报道了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中暑?

0评论2025-07-249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