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5年7月4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方海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李景南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王永前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
王凤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
张 颖 天津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进入小暑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升高,雷雨多发,空气湿度逐渐增加。高温潮湿的环境易滋生细菌病毒,消化系统疾病相对高发,在此提醒大家要更加重视食品卫生,了解掌握夏季常见疾病防治知识。
此外,学生暑假来临,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安全教育,提示孩子们远离危险水域,防范溺水、交通事故等风险,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假期。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重点围绕小暑时节中医保健、食品安全、夏季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医疗美容等问题,请各位专家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女士;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先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永前先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王凤云女士;
天津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张颖女士。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南方周末》记者:
中医强调夏季“养阳”,而天气热了人们又需要防暑降温(比如吹空调、喝冷饮)。这对看似矛盾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要如何平衡?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 王凤云: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想必也是在座其他人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
防暑降温和夏季“养阳”看上去是一对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防暑降温实际是针对大多数人所说的,因为夏季温度比较高,我们到屋里以后肯定要开空调,因为出汗多,我们就想喝点冷饮、吃点冰淇淋等等。但是对于有一类人,他实际在三伏天的时候,也就是最热的时候,实际也是不敢开空调、不敢吃冷饮的。夏季“养阳”恰恰针对的是这一类人,他们平时特别的怕凉,我们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让他们的症状得到缓解。因为大家知道,三伏天实际是温度最高而且阳气最盛的一个时节,在这个时节我们养阳的话,他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在夏季最热的时候,我们的毛孔是舒张的,气血代谢也是旺盛的,药物可以通过渗透的作用直达病所,祛除体内寒邪,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三伏天也是祛除寒邪最好的时节。对于一些疾病,比如遇冷反复发作的疾病,像胃疼、拉肚子、关节炎、哮喘等等这一类的病都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对于女性来讲,比如痛经、月经量少、闭经这些与寒邪有关的疾病,在夏季也可以通过养阳得到很好的缓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医所说的女子以血为用,女子经、孕、产、乳这些生理活动,都与血密切相关,也特别容易受到寒邪的侵扰,这一类患者在夏季通过不同的途径,比如三伏贴也好,或者是艾灸也好,都能让她的症状得到缓解。我们所说的与寒邪有关的这些疾病通过“三伏贴”,除了“三伏贴”,也可以通过艾灸,因为有很多不同形式,艾灸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艾灸哪些穴位,比较常用的穴位就是神阙穴和关元穴,在中医里讲,神阙是与十二经脉相连、与脏腑相通的穴位,关元穴又是元气汇聚的地方,神阙穴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肚脐,在人体最中间,这个穴位非常关键。关元穴实际就在神阙穴的下三寸的地方,和它垂直,我们每个人个子高低不一样,用自己的四指,这是古人粗略的判断方法,放到肚脐下差不多就是关元穴的位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