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有效防范药械化安全风险,服务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奉化区局“三抓手”打通区域部门联合,共建风险会商机制,推动实现药械化领域全面安全、全域安全、全程安全、全量安全。
一是构建药品风险集库,推动管控转型升级。以“精准评估、精细管理、智能演绎、高效管控”为核心,构建涵盖风险库、后果库、管控库的药品安全“风险集”。以药品触发式追溯监管系统为辅助,加强风险案例收集,推进管控有力有效,逐步实现药品安全风险精细化管理和风险管控措施智能化推理,推动药品安全“风险集”从“静态台账”向“动态智控”转型,为区域药品安全风险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通过药品触发式追溯监管系统接收风险信息10条,未涉及奉化辖区主体企业,已配合其他县市区完成处置。
二是研究分级分类模型,强化风险后果评估。对采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整理与统计,综合分析企业、产品、行业等维度风险信息,结合历史数据和其他部门相关意见,对风险信息开展初研初判,挖掘潜在的系统性、区域性、频发性风险信息,归入“风险信息库”。对需立刻处置的信息标记“风险提示信号”,联合各部门召开风险商讨会议,实行“清单制”和“销号制”管理。风险问题清单包括风险信息来源、评估结果、控制措施、闭环情况等,风险得到控制或消除后,对相应的风险进行销号。截至目前,共标记“风险提示信号”5条,来源涉及职业打假人的投诉举报、日常监督抽检、案件查处等,联合医保、卫健等相关部门开展风险会商,形成风险闭环处置。
三是加强运用风险数据,转化管控成果效能。定期组织药品安全风险会商,召集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集体会商等形式综合研判药品安全整体形势,分析风险信息的成因、类别、等级等,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建议并明确责任单位。定期对本单位风险管控工作进行回顾,分析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的效果,梳理汇总全区药品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情况及经验做法,编制药品安全风险管控案例库,不断完善风险管控策略和措施,及时形成《风险信息和处置责任清单》。整理药品安全风险管控档案,并以风险处置结果为依据,充分发挥抽检工作在风险防控方面的关键作用,指导审评审批、监督抽检等日常监管工作,督促企业树立合规意识,推动企业落实药品安全风险管控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