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双黄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是确有实效还是只是一个笑话

2020-02-01 16:082400xinyaopin新药品网
 今天的新闻,不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要突破1万,而是双黄连要脱销。为什么呢?因为中科院有专家建议用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此,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在1月30日还发了一个文件。尽管还 没有过夜,双黄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就成了一个笑话。

就在中国双黄连刷屏,万众抢购至断货的时候,美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了对美国第一个新型肺炎患者的治疗。他们使用抗埃博拉病毒的新药Remdesivir治好了这个病人。

1、双黄连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临床证据吗?

没有!

可以肯定地说,目前没有任何正式的临床使用报告,证明双黄连治疗有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

在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向各地卫健委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所提到的抗病毒治疗,只有:

“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U,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00mg/50mg,每粒)每次2粒,每日二次。”

2. 为什么中科院科学专家会推荐双黄连?

在1月28日,专家开了一个会,会上有人提供了一些数据,表明双黄连有抗新型冠状病毒成分,认为“可能”会有用。

在此基础上,武汉病毒所用细胞做了一个实验,觉得双黄连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功能。

但是请注意,这就是一个细胞试验,并不能表明在人体里就有用!

如果一个细胞实验就能证明对人体有效,那每年有那么多的抗癌试验发表,癌症早已经被攻克了。

作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专家推荐双黄连也许没有问题,毕竟目前面对这个病毒,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药物。

但是,推荐试验和推荐给直接用于治疗不是一回事。国家对于药品有着严格的管理,对于药物的临床效果,也有专门的部门来认定,不是任何一个机构的人员就可以出来认定的。

3、 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这事上,临床使用难以复制细胞实验的效果?

保健品可以当安慰剂使用,但是不能当药用。

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有效剂量的问题。即便保健品中含有什么活性成分,如果进入体内达不到活性浓度,还是起不了效果。

细胞实验和活体实验的差别,是细胞实验中可以马上让细胞暴露在药物的有效浓度之中;但在活体实验中,不管是口服还是直接注射,不一定能在体内达到有效的浓度。

武汉病毒所的细胞试验结果没有公布,不知道在细胞实验里的效果到底如何。

但是,有人之前为了研究双黄连抗SARS的效果,使用了一个与SARS-CoV同源性较高的小鼠冠状病毒(鼠肝炎病毒3型, MHV-3)进行了试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类似的试验,感觉一下双黄连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

细胞实验传来一个好消息:在300 微克/毫升的浓度下,双黄连有明显的抗MHV-3病毒的效果。

也有一个坏消息:正常细胞对双黄连的最大耐受浓度只有1000 微克/毫升,超过这个浓度,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存了。

不过,药有三分毒的道理大家应该都了解,没有病也不会去乱吃药。为了搞明白到底双黄连能不能起到抗病毒的效果,研究者还是继续做了动物试验[1]。

在动物实验里,如果给12只小鼠注射MHV-3病毒,那么在5天之内小鼠都会死亡,平均生存时间是4.33天;

如果注射双黄连来治疗,有什么效果呢?12只小鼠在6天之内都会死亡,平均生存时间是5.6天。

这个治疗效果明不明显呢?研究者说是明显的。不管你们信不信,我是信了,毕竟做研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是那只小鼠,而且可以选择的话,我一定会选择不感染病毒。

没人知道小鼠感染这个病毒后的感觉是什么。多活一天,会不会是多痛苦一天?

总之,对于MHV-3这个病毒来说,用双黄连来做实验效果是可以的,但要用它来治疗被病毒感染的老鼠,效果就不怎么样了。

4.、到底什么是靠谱的?

一个“药物”治疗有没有效果,一定需要有临床试验来证明。因为专家的推荐太厉害,根据中科院的文件,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马上要开展一个临床试验,来验证双黄连的抗病毒效果。

在没有临床证据之前,可以坚决认为尚无临床治疗效果。

所以,在没有看到临床试验证据之前,最靠谱的事,就是大家稍安勿躁,不要急于花钱去抢购双黄连。

吃瓜群众的钱,还是留着买口罩和手套吧。

有人可能认为,反正这个药也没什么坏处,闲着也是闲着,可以买点来吃一吃,先预防一下。

请先仔细看一下双黄连口服液的说明书,再说有没有坏处。

双黄连的一个副作用,就是过敏。不一定每个人服用之后都会有过敏的现象,但是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在收到的9万余例次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严重报告4670例次,占5.1%,而排名第一的中成药口服制剂就是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

2019-nCoV,一夜之间,把双黄连几年的存货都卖光了

5.、在临床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双黄连是不是有什么可以确定的效果?

其实也有,关键是看怎么用:如果用56度双黄连口服液浸泡病毒30分钟,肯定可以杀死病毒!

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在56度的温度下就可以被杀死!所以,用这样的方式给接触了病毒的东西消毒是有效果的。但是请使用生活常识,千万不要用于不耐高温、不能浸泡的东西,比如说,手机。

用双黄连来泡澡行不行?首先这有点儿奢侈,其次如果是56度,人体不一定受得了。如果真要泡澡,其实用干净的水就可以,然后水温用人体可以承受的温度。让身体舒服一下,比啥都强。

6.、真正的治疗性药物在何方?

就在中国双黄连刷屏,万众抢购至断货的时候,美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了对美国第一个新型肺炎患者的治疗。

这个患者1月15日从武汉回到美国,两天后开始发烧,在1月20号确诊住院,住院后用了不少药物,但是一直不见效果,还是发烧。住院第七天,使用了一个新的抗埃博拉病毒的新药Remdesivir,结果第二天就退烧了,各种症状都在好转,到1月30号,患者只有轻微的咳嗽了。[2]

所以,是认认真真相信新药,还是尽整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是一个人的选择,更是一个国家的选择。

7、还有什么东西是不靠谱的?

因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数还在上涨,很多人很恐慌。恐慌情绪上涨,智商指数就会下降。

这就给各种想发国难财的人带来了机会。

还记得当年“非典”时期的板蓝根吗?

比如说,网传的各种抗病毒神药,包括藿香正气水、洁尔阴、各种中药偏方、什么广谱喷鼻神剂,全都不靠谱,因为目前都没有任何正规的临床证据来支持所谓的药效。

如果你轻易相信这些传说,去哄抢“网红抗病毒药”,反而容易把自己暴露给病毒:因为人多的地方也是容易感染病毒的地方。

非常时期,守住钱包,保持智商,祝您平安!

参考文献:

1. 易文龙, et al., 大蒜新素, 双黄连对小鼠 MHV-3 性暴发型肝炎模型的作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 19(22): p. 2316-2321.

2. Holshue, M.L., et al., 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定点帮扶培训班在四川大学举办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提升帮扶县各级干部综合能力,切实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5-04-1957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关于公开征集“新发突发与重大传染病防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建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专家:为做好“新发突发与重大传染病防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工作,充分发挥有关单位和领域专家在项目需求凝练方

0评论2025-04-1962

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计生协: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

0评论2025-04-1962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通报2024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高质量发展咨政项目验收结果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有关研究机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征集2024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

0评论2025-04-1957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代表会见会在京召开
4月17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代表会见会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

0评论2025-04-1953

很多人认为运动量越大、运动强度越高,可能运动效果越好,请问这种观点是不是正确的?另外出现哪些情况就说明运动过量了呢?运动是否也需要“对症下药”?谢谢。
江苏广电荔枝新闻记者:很多人认为运动量越大、运动强度越高,可能运动效果越好,请问这种观点是不是正确的?另外出现哪些情况就

0评论2025-04-1952

有些人在体检的时候会发现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升高了,就会非常担心,请问哪些肿瘤标志物是和消化系统肿瘤相关?如果数值升高了,说明什么?又该如何处理?谢谢。
中新社记者:有些人在体检的时候会发现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升高了,就会非常担心,请问哪些肿瘤标志物是和消化系统肿瘤相关?如果数

0评论2025-04-1951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请问对于术后康复期的肿瘤患者,中医在饮食调养和运动康复方面有哪些建议?  
中国网记者: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请问对于术后康复期的肿瘤患者,中医在饮食调养和运动康复方面有哪些建议? 中国中医科学院

0评论2025-04-1948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发病中位居首位,请问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发病中位居首位,请问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谢谢。 

0评论2025-04-195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消化系统肿瘤的高风险人群有哪些?如何做到早筛早查?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消化系统肿瘤的高风险人群有哪些?如何做到早筛早查?谢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李子禹:谢谢

0评论2025-04-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