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巧借民俗唱响化妆品安全“好声音”

   2025-07-18 国家药监局huamei380
核心提示:  民俗活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成为普法宣教的新阵地。广西百色市通过“民俗+法治”的创新实践,以民俗活动为载体将化妆

  民俗活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成为普法宣教的新阵地。广西百色市通过“民俗+法治”的创新实践,以民俗活动为载体将化妆品安全知识融入民族文化,通过赶大集、歌圩日、民俗节等“接地气、聚人气、强底气”的科普宣传形式,唱响化妆品安全“好声音”,既守住乡土文化根脉,更筑牢城乡美丽安全防线,让“黑手”无处遁形,让“美丽”真正安心。

  赶大集“送”安全。“阿姐,遇到“黑医美”可以拨打12315举报”“阿哥,选购染发剂要看好标签标识。”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借助“赶集日”“风流街”等,深入辖区乡镇集市开展“巧借民俗树新风,筑牢防线护妆安”科普宣传活动,用接地气的语言,通过面对面聊家常等方式向广大村民宣传化妆品使用安全知识,对群众提出的各类化妆品安全问题进行解答,并通过真实案例,详细讲解发生在身边的“黑医美”案例,警示群众远离“黑医美”,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歌圩节“唱”安全。“面膜膏霜仔细看,三无产品莫沾边;打针瘦脸风险高,黑店无证要举报……”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借助歌圩节,自编快板《壮韵妆安》,将化妆品选购常识、医美陷阱警示编入歌词,执法人员领唱,群众自发学传唱,把安全科普台搬到乡村。通过在群众聚集区域设立宣传台、悬挂横幅,向过往群众普及化妆品安全知识和日常使用注意事项,重点讲解儿童化妆品、牙膏等安全科普知识。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确保化妆品安全知识宣传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文化节“话”安全。“呗哝,选购妆品认标签”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借助壮剧艺术节,针对群众出行特点,向集市商贩和群众,发放《安全护肤美丽人生》《解读化妆品安全密码》等手册,以漫画形式解析“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法律边界。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拉近了群众与执法人员之间的距离,还让广大群众接受了化妆品安全知识普及,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维护化妆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  |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  食品经营许可证及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交易平台备案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招商入驻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008428号  |  鲁公网安备 371526020001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