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信息过载的时代,如何让专业的药品安全知识真正穿透屏障,抵达公众心间?2025年,贵州省药品评价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单向灌输,而是以创新为犁,深耕科普沃土,将“安全用药”、“科学护肤”、“拒绝药物滥用”的种子,通过极具创意的形式,播撒进万千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田,生动诠释了药品安全共治共享的理念。
影院变身“护肤课堂”,安全用妆知识“活”起来
“5·25国际爱肤日”期间,贵阳越界影城的科普活动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护肤派对”。不再是枯燥的讲座,取而代之的是“护肤版MBTI”趣味测试——市民们饶有兴致地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肤质密码;公益义诊区前排起了队,专业解答着日常护肤的疑难杂症;装有防晒帽、护肤手册的科普礼包成了抢手的“伴手礼”。这场活动,仅仅是贵州省药品评价中心“安全用妆,量肤而行”主题宣传的一个缩影。
中心敏锐捕捉公众兴趣点,将科普阵地前移:联合贵州交通广播的直播专题节目《柳叶眉的会客厅》,省中心专家用通俗易懂的问答,在晚高峰的广播声波中,教会听众识别化妆品标签、应对不良反应;精心制作的原创视频《安全用妆避雷三连击》,用轻松诙谐的“三连击”直击常见误区,首日点击量便突破10万,引发网络热议。这种“线上+线下”、“趣味+专业”的多维融合,让科普不再是任务,而成为市民乐于参与的生活体验。全省9个市州联动响应,惠及超300万人次,安全用妆意识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一首RAP的穿透力:禁毒宣传对话青春
面对青少年这一药物滥用防控的关键群体,传统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贵州省药品评价中心在“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中,选择了一种更年轻、更具穿透力的语言——音乐。
中心重磅推出的原创禁毒主题RAP MV《对药物滥用say no》,瞬间点燃了传播热情。充满青春律动的节奏、直击人心的歌词、富有冲击力的画面,精准地击中了年轻人的审美和情感共鸣。这首MV不仅在网上引发热议,播放热度达到47.6万次,更得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肯定。但影响力不止于线上。中心深谙“场景化”传播的力量,将这首充满态度的MV搬上了人流如织的青云市集、高校校园、政府办公单位的LED屏幕。
与此同时,精准的线下行动也在同步推进。中心联合戒毒所专业人员,深入高校和乡村校园,开展主题讲座。专家们用真实的案例、科学的分析,向青少年们揭示药物滥用的巨大危害,传授防范知识和安全用药理念。千余份宣传手册,成为学生们随手可查的“安全指南”。
深耕与展望:构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强调“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宣传活动其核心在于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具象化。坚持“从监测中来,到群众中去”,将枯燥的数据和专业的术语,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趣味测试、动感音乐和互动活动。近年来贵州省中心根据真实的“两品一械”监测案例,制作了十余部原创视频、动画科普作品,百万人次的传播量,是公众用“指尖”和“脚步”投出的信任票。
“科普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双向奔赴。”贵州省中心通过创新的形式、精准的定位、资源的整合,成功破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播壁垒,让药品安全知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融入生活场景、对话青春心灵的鲜活力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将安全用药知识手册送入乡村卫生室、将拒绝药物滥用知识送入乡村小学课堂、将安全用妆知识送入“村超”现场苗族群众的手中,持续延伸宣传触角,确保安全知识在基层末梢也能落地生根。
展望未来,中心将继续探索科普表达的新边界,让科学的声音更响亮、更动听,为筑牢药品安全全民防线,贡献更具温度和智慧的“贵州方案”。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守护生命健康和共建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