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防城港市市场监管局紧扣防城港沿边沿海的地域特点,将边境贸易集中、群众消费活跃的化妆品经营场所,将儿童类、护肤类、祛斑美白类等高风险品类化妆品,以及城乡结合部小商店、美容美发机构等领域列为重点抽检对象,做到样品种类、抽样区域、抽样场所三个“全覆盖”,将抽检、监管、科普深度融合开展化妆品抽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抽检化妆品135批次(自筹15批次),检出不合格化妆品3批次并已立案查处,切实发挥监督抽检利剑作用,进一步夯实边境“美丽防线”的基础。
执法人员在边境地区开展化妆品抽检工作 问需于民,让工作更精准高效。组织基层执法人员,向边境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围绕“您是否关注化妆品监管相关信息”“您是否知晓化妆品真伪的查询方式”“遇到质量问题后,您采取什么了什么措施”“您对化妆品监管工作,有什么建议”等人民群众关注高的化妆品消费问题开展调查,摸清群众的关切和需求,为后续抽检和监管工作提供精准依据,让工作更加贴近民之所需,做到有的放矢。 抽检与监管融合,提升工作效能。在抽检环节,严格遵循《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规定,详细记录样品信息,保障抽检过程透明可追溯。检查环节与抽检同步推进,执法人员对经营主体经营场所的化妆品进货查验记录、产品标签标识等进行细致检查。对发现的台账不全、标签不规范等问题,责令经营者限期整改;对涉嫌违法的行为,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对抽检不合格的化妆品,第一时间启动核查处置程序,迅速锁定涉案产品的来源和流向,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继续流通。形成抽检+检查+处置闭环管理,提升监管效能。 执法与科普融合,构建良性格局。在抽检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边境乡镇化妆品美容美发店受“贪小便宜”心理驱使,或是抱着“边境监管松”的侥幸心态,购进非正规渠道的无中文标签、无进货凭证化妆品。这些产品不仅质量无法保证,还可能因成分不明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执法人员通过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的宣传等形式及时给于提醒教育,让经营者充分了解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形成“监管引导+经营者自律”的良好监管格局。
作者:覃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