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记者:
我们知道,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有一些家长就会很紧张,甚至过度敏感,担心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在治疗的时候也会担心用药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副作用。我想请问应该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产生了心理问题?该如何看待用药的安全性问题?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崔永华:
谢谢您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要想判断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有两步,第一步是我们要观察孩子的言语、情绪和行为有没有持续1周以上的负性变化。比方,有没有孩子经常说奇怪的话,经常自言自语,或者经常说一些消极的话,比如觉得“活着真没意思”等。有没有经常的紧张害怕、容易哭泣?或者变得孤僻,经常出现攻击性的行为、频繁说谎等。第二步,我们要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纵向比较,是和孩子以前相比较,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同,比方和以前相比较,孩子有没有变得懒散、变得消极、变得学习退步、变得沉迷于网络,或者是出现奇怪的言行举止等;横向比较,是和其他同年龄的孩子比较看有没有什么不同,比如有没有上课或写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或者是不遵守规则、不合群等等。如果我们刚才说的“负性变化”和“不同”,明显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和社交功能,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孩子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物理治疗等。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的方法不一样,有的需要药物治疗,有的需要心理治疗或者其他治疗,有的需要几种方法联合治疗。具体用什么方法治疗要由专业人员根据病情综合考量来决定。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的、科学的药物治疗是安全的,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副作用的问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