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农村药品安全监管“神经末梢”,“以人为链”构建社会共治格局,近日,大方县市场监管局顺德分局、红旗分局联合药监股,组织辖区65家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80余名药械管理人员及乡镇协管员开展医疗机构药械质量安全管理暨法律法规培训及乡镇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能力提升培训,通过“专题培训+责任承诺+长效督导”组合拳,切实筑牢农村用药安全屏障。
三措并举强化主体责任。一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要求各机构严格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范药械购销存全流程管理;二是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着重关注冷链管理、效期追踪、不良反应监测等关键环节;三是强化社会共治效能,充分发挥协管员、信息员的“移动哨点”作用,“以人联链”打通监管末梢,构建“防隐患、管行为、强意识、优服务”四维防护网,为农村群众筑起用药安全的“防护网”。
靶向培训提升监管效能。问题通报明短板:红旗、顺德分局分别通报近期药械监管中发现的高频问题,如冷链管理不规范、效期药品处置不及时等;法规解读重实操:药监股股长结合案例,剖析药械“采购-储存-使用-维护”常见风险点,重点强调“全过程合规管理”要求;能力筑基促长效:系统讲解协管员、信息员权利义务,发放《安全用药 良法善治》手册80余份,建立“培训+实操”闭环指导机制。设置“你问我答”互动环节,现场回答卫生室疑难疑问13个。
“回头看”长效督导固成效。建立“回头看”督导机制,结合“药品安全宣传月”等活动时段,通过“三查三促”巩固药械安全治理成效。一查责任落实,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抽查医疗机构药械采购台账、储存条件及价格公示情况,促主体责任再压实;二查问题整改,对照前期通报问题清单逐项复核,对整改不力单位实施“黄牌警示”,促风险隐患动态清零;三查能力转化,通过现场提问、模拟检查等方式检验协管员实操水平,促进监管效能持续提升。将督导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形成“培训-整改-提升”闭环管理,切实筑牢农村药械安全防线。
通过构建“专题培训+责任承诺+长效督导”三维治理模式,以实现农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全覆盖为阶段目标,推动农村药品安全保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实现农村用药从“可用”到“安全用、放心用”的质变提升,切实守护群众用药安全“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