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检院发表H5N1疫苗免疫原性和交叉保护效果评价最新研究成果

   2025-07-14 中检院huamei40
核心提示:7月1日,中检院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Increase in H5N1 vaccine antibodies confer

7月1日,中检院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Increase in H5N1 vaccine antibodies confers cross-neutralization of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5N1”的研究论文,展示了假病毒技术平台在禽流感疫苗广谱性保护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成果。

自2020年以来,H5亚型禽流感(特别是2.3.4.4b分支)在全球迅速传播,并突破物种屏障,外溢到奶牛、猪等多种哺乳动物及人类。2024年4月,美国报告首例由奶牛传播至人的H5N1病毒感染病例,至目前已有70例人感染病例,中国于2022年在江苏发现人感染病例。这些事件凸显了病毒跨物种传播的严重危险。由于病毒持续变异,当前主要流行的毒株已从疫苗株的1分支进化至2.3.4.4b分支,现有疫苗的保护效果亟待验证。

研究团队利用假病毒技术平台,构建了17株全球H5亚型禽流感假病毒株,快速评估了接种H5N1灭活疫苗的人体血清对毒株的交叉中和活性。结果发现随着针对疫苗株中和抗体水平的升高,疫苗血清对多种H5流行毒株的交叉中和活性显著增强,对当前主流2.3.4.4b分支毒株(如A/Texas/37/2024)以及中国流行株A/Jiangsu/NJ210/2023的中和抗体阳转率也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升现有H5N1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可有效提高对当前全球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毒株的交叉中和作用。本研究为H5N1疫情防控用疫苗研发提供了方向、评价技术和数据支持。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药品监管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课题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立项支持。

(赵晨燕 李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  |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  食品经营许可证及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交易平台备案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招商入驻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008428号  |  鲁公网安备 37152602000176号